10月26日,由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主辦、浪潮信息承辦的2021人工智能計算大會(AICC 2021)在京舉行。本屆大會以“智算·新際”為主題,旨在探討數字經濟新格局下,計算如何向智算轉型,智算如何賦能科技創新、社會治理及產業升級,從而加速數字中國、社會建設。
AICC2021在主論壇外,設立AI芯片創新技術、AI與互聯網應用、AI創新產業投資、AI元腦生態發展四大主題論壇,匯聚頂尖AI學者、互聯網龍頭玩家、新銳AI企業與知名風投機構的代表人物。來自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浪潮、寒武紀、百度等機構的頂尖學者與領袖,共同呈現了50余場精彩報告,分享了下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智算技術突破及智算新生態、人工智能前沿應用、AI產業機遇以及AI生態協作最新成果。
計算產業正面臨著多元化、巨量化和生態離散化的挑戰。一方面多樣化的智能場景需要多元化的算力,巨量化的模型、數據和應用規模需要巨量的算力,算力已經成為人工智能繼續發展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從芯片到算力的轉化依然存在巨大鴻溝,多元算力價值并未得到充分釋放。如何快速完成芯片到計算系統的創新,已經成為推動整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會上, 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首席科學家王恩東闡釋了計算系統創新在計算到智算轉變的產業新格局下的重大意義。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戴瓊海表示:“人工智能的未來就是發現、理解與創造,因此下一代模型的核心就是要讓人工智能精準理解大場景、多對象、復雜關系。為此,需要構建腦科學和人工智能之間的橋梁,通過先進神經技術揭示腦結構、腦功能與智能產生的多層次關聯與多模態映射機制,從而建立認知模型與類腦智能體系的科學,突破當前人工智能面臨的魯棒性、遷移性、能效比、自適應、可解釋性等局限,創造新一代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如何發展出像人類具備邏輯、意識和推理的認知能力,是人工智能研究一直在探索的方向。目前來看,通過大規模數據訓練超大參數量的巨量模型,被認為是非常有希望實現通用人工智能的一個重要方向?!蓖醵鳀|院士認為,隨著巨量模型的興起,巨量化已成為未來人工智能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趨勢。
同期,AICC 1000㎡實景展區秀出一大波“黑科技”,匯聚了當下AI科技的前沿成果,覆蓋AI、AI芯片及行業AI落地方案等全產業鏈,為參會嘉賓呈現了AI融入社會生產生活的最新成果。轉睛科技交通領域算法前沿技術和創新產品的亮相,獲得諸多參會嘉賓及合作伙伴的關注。
未來,轉睛科技將繼續與浪潮等生態合作伙伴攜手共進,持續推動AI技術、產品、生態的創新發展,共享技術成果,實現互利共贏。